淮河大橋下,貨運船舶來往穿梭。不遠處淮河北岸的健身步道上,太極拳的招式隨晨霧舒展。當第一縷陽光洒向河面,淮上區的新一天,在河聲與鳥鳴中蘇醒。
這片與淮河日夜相依的土地,正以蚌埠“擁河發展”戰略為契機,將“河”的饋贈轉化為“城”的活力。從碼頭炊煙到產業燈火,從灘涂荒坡到生態廊道,淮上區在412平方公裡的畫卷上,細細描摹著宜居宜業宜游的時代長卷。
后樓新村安置小區居民王阿姨挑選著帶著晨露的新鮮蔬菜,與攤主的熟稔交談裡滿是生活的愜意。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沱湖的魚產、固鎮的牛肉、梅橋的蔬菜,幾十個攤位構成了淮河沿岸特有的物產圖譜。這個佔地3400平方米的菜場,輻射20余個成熟小區,解決居民家門口買菜難等問題。
“以前買菜得往老城跑,如今下樓就能嘗鮮。”王阿姨的感慨,折射出淮上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成效。
近年來,淮上區利用科技手段服務基層治理,以創新社區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社區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導向,通過構建智慧黨建、平安建設、15分鐘生活圈等服務功能,打造新時代的智慧社區新樣板。
在上河時代社區,涵蓋衣、食、住、行、醫,吃、喝、玩、樂、購等多種功能的“15分鐘生活圈”實現了智慧社區+周邊商圈+紅色物業+互聯網醫院等一體化便民服務體系,覆蓋了社區周邊各類商家福利,讓居民充分體驗“小事不出社區,服務就在身邊”。
在線報修、一鍵開門、家政預約、社區電商……居民隻需通過手機即可輕鬆完成日常需求,在家門口或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便民服務,服務內容全面、精准、便捷、高效。
夜幕下的淮上區,另一番熱鬧正在上演。在沫河口鎮東街路口的“夜光市集”,一個個攤位排列整齊,烤串、炒飯等悉數“登場”,持續升騰的煙火氣為淮上區的夜晚增添了一絲溫馨與活力。
煎餅攤主李靜擺攤多年,過去因沒有固定攤位,經常“到處跑”。不久前,沫河口鎮推出“夜光市集”,她的攤位順利進駐。“市集裡經營區域劃分明確,環境干淨整潔。”李靜開心地告訴記者,流動攤安了“家”后,她可以安心做生意,客人吃得也放心,“現在人氣越來越旺,每天的進賬肉眼可見地增長了。”
為提升服務效能,該鎮還組建了“夜光市集服務群”,城市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與商戶代表“三方在線”,第一時間發布天氣預警、政策通知,接收商戶報備、投訴建議,商戶直呼“像有了24小時管家”。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正街夜市、義烏商貿城風情街區、國購廣場美食街、衛食園、夜光市集……共同構成了淮上區夜經濟的美食地圖。
夜經濟的煙火氣勾勒出生活的溫度,而淮上區商貿物流的蓬勃發展則彰顯著區域發展的速度。近年來,淮上區積極打造皖北地區的物流總倉和中轉中心,包括以中通、圓通、申通為代表的快遞快運產業,以合一冷鏈、蚌埠保稅物流中心、徽商五源國際物流港務為代表的倉儲物流產業,以中恆商貿城、海吉星批發市場、農資農機機電大市場為代表的專業批發市場,打造服務三縣乃至皖北商貿物流中心功能。
今年1—6月,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淮上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84.18億元,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同比增長6.6%,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0.9%。淮上區將持續落實蚌埠“擁河發展”做出北岸擴容的戰略部署,加快建設淮河北岸核心片區。未來,這裡將成為教育、文化、商務服務的新高地,吸引綠色高端產業人才與青年力量匯聚,開啟城市北岸發展的嶄新篇章。
站在濱河景觀帶的觀河台遠眺,淮河如碧綠綢帶蜿蜒東去。晨練的老人、騎行的青年、嬉戲的孩童,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誰能想到,這片全長14公裡的生態廊道,曾是廢棄的灘涂?
“過去淮河岸邊是‘臟亂差’,如今成了‘打卡地’。”家住淮上區通成紫都銘苑的王龍朔見証了這場蝶變。
蚌埠市自2021年開始,高標准實施主城區淮河防洪交通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開始從城市的母親河——淮河入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拓展發展空間、修復河道生態,推動城市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
“靚淮河”工程聚焦生態效益,因地制宜建成枯水期濕地公園、豐水期過洪的灘地形態,對淮河主城區段的原始生態、荒野狀態進行保護性開發和重塑,全市累計新增水面2600畝,新增城市綠地1.2萬畝,年淨化污水約1.2億噸。依托迎水面高程22米以上塑形地塊,建設籃球、網球、足球等體育場地共15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萬人,成為市民休閑娛樂、鍛煉養生的臨水健身基地、濱河體育公園。
夏日傍晚,淮河北岸的健身步道成為蚌埠市民周平和伙伴們休閑的首選地。“淮河干淨了,河岸變美了,我們出了門就是‘公園’,大家都喜歡來這裡拍照。”周平說。
城市的宜居,既需要生態的“面子”,更需要民生的“裡子”。蚌埠八中、培文學校、城市軌道學院、蚌埠三中淮上校區……近五年來,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淮上區累計投入近10億元,新建改擴建24所中小學校,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約12750個,提高了新區的教育水平。
淮上區以“繡花”功夫織密城市肌理,讓便捷與溫度滲透到每個角落。今年上半年,淮上區實施吳小街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第五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吳小街二號溝周邊區域排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項目,污水管網新建、雨污分流改造、老舊管網修復及混錯接點排查整治共計52.7km。完成雙墩路、上河路等排水管網清淤約20km,清理疏通雨污水井500余個﹔居住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完成53個居住小區的管網鋪設,新建改造排水井約600座,分流、截流、錯混接改造點約318處……淮上區城市更新有序推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作為全市產業發展聚集地,淮上區著力打造生物化工、硅基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產業鏈的深度耦合,讓淮上區的產業土壤持續煥發活力。在淮上區,一批龍頭企業引領的產業集群,正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清晰脈絡。
沿著淮上經濟開發區一路前行,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大企業大項目充滿活力。雪郎生物、八一化工、中糧生物……一批代表性企業在此集聚發展。
中糧生物科技是中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年加工澱粉類原料200萬噸,生產各類乙醇產品、飼料產品、二氧化碳產品、蒸汽等達210萬噸,年產值50億元,是淮上經濟開發區的“老牌”企業。
“我們前期已經與同園區的安徽啟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蚌埠雪朗生物科技公司達成酒精等合作項目,正在與園區內的另一家企業聯系,採購原料。”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產業集聚發展,企業之間的合作也觸手可及。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哞……哞……”盛夏時節,走進淮上區國海創聯高品質肉牛繁育示范基地,227畝的場區內生機盎然。佩戴電子項圈的安格斯牛在智能化牛舍裡悠閑踱步,無人飼喂機器人沿著設定路線精准投放飼料,技術人員通過終端屏幕實時監測每頭牛的生活狀態……
記者了解到,國海創聯高品質肉牛繁育示范基地在去年5月中旬開始動工,9月就實現了正式投產。從土地流轉手續的高效辦理,到項目規劃審批的一路暢通,政府部門的主動對接、靠前服務,讓企業省去了諸多環節的等待與奔波。
“早投產,就能早產生效益,要是按一年的建設周期算,我們相當於提前七八個月開始盈利,這不僅降低了成本,還能更快地搶佔市場。”國海創聯高品質肉牛繁育示范基地場長錢志成撫摸著牛背笑道,“這些‘牛寶貝’在咱這兒扎根,靠的是科技護航,更是政策托舉。”
今年1-6月份,淮上區共簽約新洋豐年產100萬噸新型作物專用肥項目、中糧生物年產3萬噸丙交酯項目等億元以上項目32個,總投資71.55億元,完成全年市“雙招雙引”目標任務序時進度。共接待各地企業來訪約50次,赴北京上海、深圳、寧波等地開展“雙招雙引”活動20余次。
如今的淮上,既有煙火氣的溫度,又有創新力的熱度。從“蚌埠北大門”到“城市新增長極”,淮上區的每一步變遷,都刻著戰略引領的深刻印記。
“工作在園區、生活在城區、游玩在景區,這樣的城市才有吸引力。”大學生李萌的感嘆道出了年輕人的心聲。在淮上這片土地上,宜居與宜業從未是選擇題,而是一道正在書寫的必答題。(蚌埠日報)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